时间: 2024-05-23 00:17:23 | 作者: 花叶类
由今日美术馆策划,并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2017年度资助项目《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于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开幕
2018年01月14日下午15:00,由今日美术馆策划,并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2017年度资助项目《根茎—中国当代艺术自主性研究展》于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开幕,此次展览的学术委员会有:黄笃,Jonathan Harris,何桂彦,高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有:黄笃 晏燕;参展艺术家包括:隋建国,胡介鸣,倪海峰,徐震与没顶公司,姜杰,蒋志,高伟刚,王鲁炎。
此次展览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深思中国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面对如此急速变革与发展的现代社会,总结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回应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次展览的主题“根茎”(Rhizome)一词,来源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哲学理论,他将“根茎”比喻为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论的思维模式,它代表着一种开放性的、非中心的、无规则的、多元化的形态和活力。“根茎”恰好形容和概述了中国当代艺术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径——在融合中不断生长,在生长中产生差异。因此,本次展览特别聚焦这样三个视角切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及思考:多重与共生(Multiplicity and Symbiosis),连续与裂变(Continuityand Fission),非线性与再编码(Nonlinearity and Recodification)。
在中国语境中,多重性代表着艺术的多元化与可能性。中国当代艺术兼顾受到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谱系底蕴之影响,同时又根植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在外在文化激荡与内部文化变革和发展的双重力量促生下,中国当代艺术拥有了无法替代的多重性。然而,这种多重性之间并不是树状联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正因为如此,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性与国际当代艺术之间也形成了共生关系,同时也交织着很复杂的文化关系:一种原因是艺术史逻辑的连续性与全球化带动的文化流动性的影响;一种原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文化崛起正使世界文化版图产生松动、变化。在如此繁复的文化情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如细胞一样复制、裂变和生成,从而延展出了差异性的艺术形态,并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艺术本体。整体而言,不同形式、媒介、观念与流派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呈现出健康的非线性关联和发展:艺术实践之间彼此联结,却各自保持独立的思考与创造。这也预示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正在经历一个重新编码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文化与艺术正在碰撞与整合,产生出区别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特征,彰显了自主性的中国当代艺术语汇。总而言之,再编码被理解为基于环境与历史的发展、融合与延异下的创造性本源。
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与流动性正在激发出新兴文化创意的根茎,反映出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本次研究展正基于这样一种语境,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切入,甄选了八位参展艺术家:隋建国、王鲁炎、胡介鸣、姜杰、倪海峰、徐震与没顶公司、蒋志和高伟刚。他们代表了不同时期(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艺术,作品涵盖了多种媒介:雕塑,摄影,录像,装置和绘画。展览梳理和呈现了八位艺术家节点性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观念变化轨迹。艺术家的思考和实践展现了其观念、形式、语言与艺术本体、文化语境及社会现实的关系,既有宏观与微观的解析,又有观念与语言的探索,更是社会性与艺术本体的表现。每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特征被集中概括为如下关键词:记忆(Memory)、悖论(Paradox)、消费(Consume)、物性(Materiality)、映射(Refraction)、僭越(Transgression)、诗性(Poetic)、交换(Interchange)。所以,每个人的树状成长轨迹与其他人又共建起一个更为复杂而多元的共生图景,既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从线性的发展到非线性的裂变,又再现了艺术家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中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想象的活力。
因此,这个以八个案例为切入点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并不能概括和展现其艺术活力的全貌,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命题展览对问题与意义的展开。
隋建国早期的艺术观念注重表现物质与物质的关系,即通过对自然物质与工业物质的挪用和转化,从而生成了一种的物质形态,同时也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再现了与社会症候和个体记忆紧密关联的符号。隋建国一直在拓展雕塑的内涵与外延——将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人工性与新技术相结合,逐渐转向去个体身份,探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并将之纳入一种新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
隋建国的作品在探索是雕塑的一种边界,我们在他的作品里能看到对物质和悟性的把握,例如枕木、脚手架、石头、和钢筋等,工业材料和自然材料之间的这种关系。
隋建国老师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主任、曾经也是造型学院的副院长,他的作品在90年代初就开始在探讨雕塑观念性的转变,这次展示的有他比较早期的一些作品,也有近期比较新的作品,从整体能够准确的看出他的一个变化,早期的作品更强调了物质的一种关系更加具体,到了现在近期的作品就相对抽象,更强调了一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在探索雕塑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对于观众来说能更立体的了解作品。
在作品《与快乐有关》中,胡介鸣尝试对来自内部生理的关注和分析,将生理图表、手势、建筑空间、身份和五线谱转换成视觉经验杂糅的综合体验中。这一气势恢弘的影像装置让观众直接置身于过去、不确切的某一个时空中,个人记忆中的图像被唤起,形成了每个个体对视觉文本的共鸣。
胡介鸣的作品主要是以影像来呈现,全部作品的图像的资源是来自他在网上收集的,采用历史的残像把残像通过数字技术的合成,激活了一些人的面部表情,微妙的一些变化,照片重新组成了人物叙事也构成了一种今天空间上的一种对话。
大厅的四周围绕的是132个小的视频影像,也叫残影,中间加上一架钢琴的装置,这些作品构成了一个整体,把个人叙事、集体叙事、和国家的发展变化结合在一起,能让我们产生更多的一些联想,也会去回忆故去。
倪海峰更关注日常、语言、经济和政治系统,逐渐把早期的“书写”转化为一种隐蔽的叙事,把带有批判性的观念融入对身份、身体、物质和图像的分析之中。倪海峰通过照片、装置、录像等媒介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逻辑——从书写到代码再到交换,将日常编码经由艺术家赋予的观念而发展成有意义的艺术形式。他试图颠覆“主导经济秩序”的现状, 并有关意义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倪海峰的艺术提供了一种解读政治和社会的新纬度。
徐震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涵盖广泛领域,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2004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2001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
2009年,徐震创建了没顶公司(MadeInCompany),是一个以生产与消费为新模式的当代艺术公司。徐震-没顶公司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生产方式带动了一大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2013年以来,在没顶公司的品牌基础上,徐震又先后成立没顶画廊和“徐震专卖店”,全方位推广艺术家,引领文化浪潮。徐震品牌由此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徐震-没顶公司是一种很奇特的艺术生产方式,经常把作品放到商场展示,打破了原来意义上那种界定,他经常会邀请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在一起创作,同时也会激发年轻艺术家一种创作的动力。
姜杰的作品《大于一吨半》是一件大型装置作品,以现成品来建构了其作品的观念。她的作品在形态上显得很“脏”,却传达出模棱两可的形象和信息。姜杰的作品隐喻了艺术家对性别支配性的批判。
蒋志毕业于中国美院,他长期深入并关注众多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总是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他习惯从社会和个人的心理深层批判性地介入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的紧张关系中。
质疑意味着判断,判断则可能会引起困惑。我试图以质疑性的艺术方式提出无法回答的疑问,使其成为“绝对问题”并引发否定之否定的“绝对思考”,呈现以论证的方式反论证,以判断的方式最终失去判断的过程,从而在艺术中呈现一个可被质疑的我——一个被我否定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