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01 01:09:30 | 作者: 花叶类
原标题:2022全民终身学习成果展示|“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三)
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征集山东省2022年“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和推荐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通知》精神,经各市教育局、高校和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推荐,山东成人教育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并报山东省教育厅审核,确定2022年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122人,其中“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10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26个,其中“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0个。“山东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将在2022年山东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基于入学准备,再构“更儿童”课程教学体系。依据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结合《指南》精神,将原有的基础型、探索型、拓展型三大课程重新整合,梳理了以身心、生活、学习、社会四部分为行动框架,以户外游戏、主题阅读、绿色环保等九部分所组成的“更儿童”课程体系。
身心课程以民间传统文化浸润为依托,以区域游戏开展为抓手,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生活课程以一日生活常规养成为主体,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生活小习惯;学习课程依托“更儿童”园本教材,以多项主题活动为切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社会课程依托户外游戏、绿色课程,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创新幼小衔接实践策略,将入学准备有机渗透于保育教育之中。
盘活自然资源,打造“更儿童”研学基地。创设独具特色的“更儿童”研学基地,种植柿子树、桑葚等10余种果树,薄荷等9种中草药,玉米、大豆、萝卜等粮食蔬菜200平方,让孩子参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进行快乐的研学活动。
优化从固定到开放的游戏环境。创设满足多元游戏需求的室内环境。将室内游戏区划分为自主性学习区和创造性游戏区两类,每一类分别设置7个游戏区。打造多重游戏体验的户外环境,实现室内外一体化发展,创设18个自主游戏区,在材料投放上更看重幼儿多重体验。
推进从简单到入微的观察策略。依托《纲要》《指南》构建各年段幼儿发展的“常模”,为教师观察分析提供理论依照和保障。在学期初,对幼儿进行“饼图”变式分析,掌握幼儿游戏水平。创新结构化、非结构化、比较性、叙事四种观察方法,保证教师观察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课题引领,创新垃圾分类课程化实践路径。以区课题《“垃圾分类”课程的班本化探索与实践》为依托,持续探索“更儿童”理念下的垃圾分类游戏课程。目前,已形成《当“垃圾分类”遇上幼儿园》《“圾”中生智,绿色“童”行》《见“圾”行事》三大主题活动,独创景苑垃圾分类玩教具42个,研发《垃圾分类园本课程》《垃圾分类游戏册》6册。
环境支撑,加强垃圾分类课程化实践保障。完善四类垃圾桶配备,全园投放垃圾桶91个。另外,在信息2.0工作开展影响下,引进可回收垃圾末端处理的现代化设备,以班级为单位参与,通过大数据支持,明晰的看到垃圾变经费的过程。产生的费用用于对贫困儿童的帮扶。3月份,承办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经验做法《以“更儿童”理念引领垃圾分类课程化实践》入选山东省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典型案例。
“微课团”提升教育方法的理念。应对疫情,成立微课团,采用专家大讲座和教师小微课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为家长提供育子理念指导,如小班《如何缓解小班分离焦虑指导》、中班《促进幼儿自我保护的策略》、大班《幼小衔接的科学过渡》等内容。本年度观看人数一万余次,家长分享学习感悟223篇。
“参与日”提高陪伴质量。深入学习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出“订单式”“陪伴式”参与日,提升亲子陪伴质量。每月15日为“陪伴式”参与日,利用家长优势特长丰富幼儿多重体验。目前,研究成果《重大疫情背景下家园联动深化“更儿童”教育实践探索》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咨询室”引领一起发展。建立“向阳花”家园共育室,充分的发挥园内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教师的作用,对有需求的家长进行咨询指导,一年来共接待家长80余次。
MY课程推进综合体,拓展研训新领域。一是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常态化”梳理。编辑《“更儿童”园本教材》三版、《绘本教学创新活动设计》等园本课程;二是引领“研学社”成长。建立“多维同研”教研模式,深挖学科教学价值;三是优化“特色课程”。扎实推进自主游戏、七色花、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建设。
MY课题研究综合体,打造科研新平台。实施“洋葱式”管理,将省级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做中心,市级课题做内层,区级课题做外层,对课题教研分层管理,年级组、班级教师都承担不同层级的课题研究,形成良好的“互助、引领、攀升”的教研风貌。目前,结题课题15项,在研课题17项。
MY宣传推介综合体,开启宣传新媒介。宣传推介综合体下设三个分支:视野文字组、视觉图像组、视角编辑组,三个小组分工明确,合力将宣传的时效性实现最大化,促进“更儿童”教育的广泛传播。另外,幼儿园还活跃着一支“青葵”志愿服务团队,把残障弱势儿童的关爱作为常规项目,进行帮扶保教活动,举办公益讲堂、宣讲等志愿活动55场,编辑了《“青葵”志愿故事集》。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坚持引导青年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创新“一三四六”工作机制,开展 “个十百千万”读书工程。在营造全校书香氛围的同时,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依托,教育青年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引领阅读新风尚。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坚持引导青年在“学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苦功夫。着力打造集“深学、勤思、笃行、悟透”于一体,探索常态化、系统化、品牌化构建“书香校园”新路径。2020年,时任校党委书记马连湘在青岛科技大学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上为与会代表赠送500余册《习与大学生朋友们》,同时启动“个十百千万”读书工程。活动持续至今,累计开展校内外阅读活动1300余次,形成相关音视频材料、读书笔记18000余份,覆盖全校38000余名青年学生,同时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依托面向社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基层团支部维度。热情参加“个十百千万”读书工程,广泛发动基层团支部,通过主题团日、团课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自发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围绕《习与大学生朋友们》专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5200余次,引导青年学生在宿舍读、在班级读、在家里读,实现“处处有读书声”。
学生组织维度。组织并且开展我眼中的《习与大学生朋友们》打卡接力活动,通过撰写读后感、主题微团课、微电影、短视频、海报、H5、知识竞赛、个人演讲、结合自己经历谈看法等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特色活动形式以学生会成员为主体带动全院(校区)学生共读分别开展;结合“‘寻找小青马’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专题活动”,共征集读书作品300余件,开展系列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20000余人,其活动作品连续三次被山东省学生联合会推广。
校院两级团组织维度。启动“共青团思想力”读书行动,设立“红色书墙”“成长书架”,为青年学生累计提供红色书籍5605本;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走进主题团日活动,与学生共读《习与大学朋友们》;校团委书记毛常明为寒假留校过年的青年学生送去“精神食粮”并进行交流座谈;在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下,各学院组建“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班,打造“青科大学生会在‘学’字上下苦功夫”理论学习品牌,引领青年学生围绕《论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历史论述摘编》《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简史》等书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社会辐射维度。在国家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山东省建设书香山东的大背景下,学校结合“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充分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家校共育”,通过开展红色家风诵读活动、录制《一封家书》MV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整合家校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同时带动整个家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阅读相结合,组织3000余名青年学生以《习与大学生朋友们》等红色书记为主要内容组建理论宣讲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向参加实践的学生赠送《习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传递红色基因,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到全社会,通过形式创新推动全民阅读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学校研支团对接城阳乡初级中学,举办“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暨青岛科技大学“个十百千万”阅读工程图书捐赠仪式,向西部地区贫困学生捐赠千册图书,将读书的种子播撒到祖国的西部大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族强”。滨州职业学院与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等四家单位联袂举办滨州文化大讲堂,打造富有魅力、享有美誉、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区域性高端文化品牌。
大讲堂以弘扬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继承党的红色文化、厚植市民文化情怀、提高大众文化自信为使命,宣传和分享中华民族璀璨文化、革命先辈奋斗历程、时代特色丰硕成果,培养广大市民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激发广大市民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传播正能量,为滨州市文化事业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大讲堂每两周安排一次,邀请在民间传统文化研究、艺术传承、红色教育、思政教育等领域知名专家莅临讲座。讲座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市民喜闻乐见课题。地点在滨州职业学院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西附楼报告厅。至今大讲堂已举办52期,参加人次约7.7万,
弘扬主旋律。大讲堂以老渤海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为主题,讲述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光辉历程,激发正能力,激励广大市民、师生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如《信仰的力量》《党旗的故事》《老渤海的红色气质》等十余场讲座。
立足高品位。大讲堂贯彻“谈笑有鸿儒”理念,始终坚持高层次、高品位。每期讲座聘请世界级专家学者、国内文化大家。选题文化视野宽广、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如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化研究馆馆员葛剑雄,《诗刊》编辑、中国成语大会与诗词大会冠军彭敏,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原副局馆长杨继波等所做《黄河与中华文明》《诗词之美 点亮人生》《千年经典 助益一生》等报告。
发掘艺术美。民间传统文化讲座如涓涓细流,滋养广大观众心田,推进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不断渗透传承。大讲堂乃大雅之堂,荟萃文化精英、绽放文化之美、提升文化品位、培育文明新人。如《陶渊明饮酒诗赏析》《天文之美》《大国学的精气神》《墨子 墨家 墨学》《坚定文化自信乃当代所必须》《读论语学修养》《油画里的密码》等近二十场讲座。
体现地域性。大讲堂扎根在华北平原,汲取齐鲁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营养,文化传承底蕴厚重,体现出浓浓的地域特色。如《寻根文化自信——儒家的精魂》《一览众山小——泰山的魅力》《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老舍的山东与山东的老舍》等十余场。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大讲堂开办四年来,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馆、市民间传统文化研究会不断加入和支持,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社会影响力不断的提高,惠及公众面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使大讲堂成为影响更广、更加引领风尚的文化品牌。
品牌软实力逐渐增强。大讲堂伴随滨州职业学院一起成长,“以文化人”效果逐渐显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职教文化特色,是滨职人负责任、使命感的形象展示。
大讲堂发展未来可期。大讲堂自开办以来,扎实迈好每一步。三年来,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大讲堂仍力办不辍。2020年,总结前期讲座编纂成《文化二十讲》一书。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0余平方米。博物馆分为展馆大厅、中医药史馆、中医药专题馆、中药标本馆、生命科学馆、校史纪念馆、中药超市与中药鉴定中心等六馆一厅,并设有多功能厅和休闲大厅。馆藏文物近3000件,古籍善本1000余套,字画百余幅,各类中药材及饮片标本10000余份及人体标本、校史文物若干。
博物馆建设有五大基本陈列展览,包括中医药发展历史、中医药系列专题、中药标本、生命科学和学校发展史等内容。博物馆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临时展览,并与其他博物馆合作进行展品馆际交流。
中医药发展历史展。为中医药史馆展陈,分为中国医药学史画轴、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百年的中国医学等八个部分。通过展陈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文物、著名医家及重要典籍著作,展示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
中医药专题展。为中医药专题馆展陈,包含中医理论、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中药基原、中药炮制、中药方剂、中药制剂、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知识互动体验区等九个专题,分别从中医药不同专题侧面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药标本展。为中药标本馆展陈,由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花叶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等10个展区组成,并设有名贵中药标本展区,共收藏各类中药材及饮片标本10000余份,体现了中药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学校发展历史展。为校史纪念馆展陈,布展以大量的历史纪录图片及实物为佐证,展示学校建校近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
生命科学展。为生命科学馆展陈,分为生命的奥秘、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风采、生命的体验、科技与医学、生命的反思六大主题展区,将传统标本展示与现代超媒体互动展示相结合,展现人体构造之奥秘。
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年开放时间在280天以上,年接待2万人次以上,提供公益讲解,并面向社会免费举办中医药专题知识讲座、中医药文化手作课堂、中医药文化体验、民间传统文化主题等线上线下多渠道活动。在服务学校师生参观学习的同时,能够满足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社会需求,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博物馆积极贯彻习关于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宣传与教育并重,积极开展群众性、经常性、公益性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讲好中医故事,弘扬中医药文化。
开发特色课程,服务研学教育。作为省级研学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积极贯彻教育部等11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及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开发了中医药文化特色研学课程,被并评为被评为“省级优秀研学课程”。博物馆配合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目前已服务中小学学生研学教育活动上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烟台市各县区及威海市部分县区,已成为了胶东地区家喻户晓的中小学中医药民间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基地。
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学校教学。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深入开展辅助教学,探索现场教学,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学校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博物馆针对学校中医、中药、针推等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服务。博物馆每年为各系部安排馆内实践教学达200余学时,近万人次。目前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学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打造了独具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挖掘中医“治未病”特色,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博物馆与烟台纪委合作,深入挖掘中医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打造了烟台市“治未病”廉政教育基地。博物馆组织人员专门撰写了中医药特色廉政教育讲解词,将中医思维应用到廉政教育中,廉政讲解与中医药体验活动结合,创新廉政教育活动方式,开展有影响、有特色、有成效的廉政宣教活动,扶正祛邪,服务驻地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需求。目前已开展廉政讲解服务100余场次,服务近千人次,并联合地方纪监部门拍摄了“中医中药话廉政”系列宣传视频。
开设特色宣教活动,拓宽宣教模式。为提高宣教质量,拓宽宣教模式,博物馆结合国医节、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传统节日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开设了“杏林讲坛”“博物馆影院”“综合实践课堂”“民间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宣教活动,开展科普讲座、中药香囊香珠制作、瓦当拓片、大自然中认识中草药、中药植物拓印、端午民俗活动、药补不如食补美食比拼活动、中药植物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群众科普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
开发文创产品,提升文化内涵。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文物说话,展历史智慧”。目前已开发了拓片书法、扑克、书签、手账本、花钱、香囊等七大系列数十种文创产品。
打造多媒体矩阵,提升宣传力度。博物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微信群、QQ群、抖音等媒体平台,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多媒体矩阵,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博物馆与牟平电视台共同创意拍摄了《中华五千年中医药文化探秘》十集系列节目;与烟台电视台《社会广角》和《烟台故事》节目合作拍摄了三期节目,向广大市民介绍博物馆和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博物馆还陆续向学习强国平台推出了“馆藏撷珍”系列视频,目前已发布8期。博物馆还自主拍摄制作了中医药科普视频20余集,通过抖音、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
加强校际、馆际交流,积累宣教经验。博物馆积极融入高校博物馆联盟,通过参观学习、接待座谈、参加会议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北京中医药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山西中医药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及高校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博物馆建设与文化宣教的经验,开阔了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眼界,促进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博物馆还依据自己建设和宣教经验,为兄弟单位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开展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博物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基地。目前已接待墨西哥中医校大学、美国凯泽大学、菲律宾女子大学等国外院校及法国、加拿大、南非、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参观,并与相关学校洽谈进一步合作的事宜;与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共建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针对外国留学生开展养生功法、中药香囊制作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和体验项目,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